昨天,杭州外國語學校的高三語文老師倪江發了條朋友圈,分享了他的一個學生新開的公眾號的文章,還加了句評論:“北大預錄取的WTG同學開了公號,好嘛!已殺死師傅了?!?/p>

  倪老師是杭外有名的語文老師,曾帶領杭外學生斬獲央視漢字聽寫大賽冠軍,各類教學獎項、優秀教師稱號、科研成果不計其數,是浙江省的特級教師。他說,這位小魏同學今年1月已經被北京大學西班牙語系預錄取,高中三年一直很愛閱讀,開了公號分享閱讀感受,他覺得寫得很好。

  十八歲第一天

  開出蓄謀已久的公眾號

  小魏同學的公號叫“一只鯊鯊在書桌前”,剛剛更新了兩篇文章,一篇叫《胡里奧·科塔薩爾與我》寫的是他閱讀拉美文學爆炸四大主將之一科塔薩爾的感受,一篇叫《如果在冬夜,一位讀者》,分享了他讀卡爾維諾的感受。這也是公號開出的第一篇文章,他除了談卡爾維諾,還寫了這樣一段話:“我更樂意分享的是我與書的故事,與作家的故事。正如我前面所說,這也是書的一部分。你們可能看到我如何在被隔離在學校時讀《百年孤獨》,如何在焦急地等待打疫苗時讀《南方高速》,如何在因為疫情居家的時候讀《鼠疫》……”

  打通小魏同學的電話。他是今年1月被北大預錄取的,本來開始了預科班的學習,但因為疫情現在居家學習。公眾號是3月24日開出來的,因為“3月23日我滿18周歲,可以自己申請開公眾號了”,小魏同學笑了起來,“這件事蓄謀已久了。因為讀了一些書,很想表達自己,也想跟別人分享?!?/p>

  他很喜歡自己在杭外高中的這幾年,感覺正是遇上了一幫很有想法很有創意的老師和同學,讓他愛上閱讀愛上分享。

  從進校起,倪江老師就每學期都會給他們列書單,還會推薦不少好的電影,鼓勵他們閱讀。他高一高二雖然功課很忙,但每學年還是抽時間看了十幾本書,確定保送后,有更多的時間看書了,“我得抓緊時間把倪老師推薦的書,尤其是用西班牙語寫作的拉美作家的書,系統地過一遍,既了解拉美世界,也對將來的大學學習有幫助?!?/p>

  小魏高三第二學期自己也列了個書單,分為已讀書目和在讀書目。

  他的同學們也都紛紛開公眾號表達自我

  小魏說,在他的同學中間,開公眾號是挺潮的事情。有被復旦大學預錄取的同學,開出了分享英語文化和通過經典影視學英語的公眾號;被清華大學預錄取的同學,開出了分享數學題解法的公眾號,申請斯坦福大學成功的同學,則開出了分享對政治與歷史看法的公眾號。

  他的同學中,有的是等自己滿18歲以后再開公眾號,有的是之前先借用成年人的身份證開出了公眾號。而且,開出來以后,大家都認認真真地在公眾號里分享自己的想法,堅持原創率和更新頻率,絕對不是突發奇想那種。大家還在朋友圈互相分享推薦各自的公眾號。

  他們說,杭外的氛圍 一直是鼓勵大家深度學習和分享。比如高中部每年都會排演經典話劇《雷雨》,已進成為保留節目。小魏他們都參與過 演出,他演里面的魯大海。通過演繹人物,大家對名著的理解肯定更深入。

  學校還會舉行辯論賽,去年的辯題是“瘟疫能推動還是會阻礙文明進程”。小魏說,為了準備辯論,大家都會閱讀大量的相關圖書。比如《瘟疫與人》《瘟疫與人類文明的進程》《槍炮病菌與鋼鐵》。

  學校很多老師也會開公眾號分享他們的閱讀寫作收獲。學長們的公眾號也會在學弟學妹這里廣泛流傳。在這樣的氛圍下,大家都挺想開一個屬于自己的公眾號的,很多人把這作為滿18歲后最想做的事情。

  橙柿互動·都市快報記者 黃鶯